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

作者:未来字数:342108状态:连载

第一章

外国军史谜团
史前是否爆发过核大战
导言:在古印度,居住在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费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曾经发生过两次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为史所罕见。据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在古印度,居住在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费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曾经发生过两次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为史所罕见,有点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例如对第一次战争的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内,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它喷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飞出可怕的灼热,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被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
对第二次战争的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翻滚着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现代人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在原子弹还没有产生的年代,许多学者一直认为此书中的那些悲惨的描写是“带诗意的夸张”。可是自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描写就似原子弹爆炸目击记一样准确。 
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凹凸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至少需要1 800度。一般的大火都达不到这个温度,只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 
因而,不少学者正在探索一个谜,那就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是否爆发过核大战?
著名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坚持认为:“我相信人类曾经有过多次文明,人类很早已熟悉了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他们遭到了毁灭。”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前苏联学者A·戈尔波夫斯基也来到过恒河上游作过考察,有过惊人的发现,他在上述地区意外地发现了一具人体残骸,其体内放射性比常态高出 50倍,他把这个发现载入了自己的著作《古代之谜》中。
人们还发现,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32亿年,“卡希达”相当于亿分之三秒,这两种时间概念曾使众多研究者摸不着头脑。
但是核物理学家明白,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1亿年,而钾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
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呢?古印度人很有可能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更令人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人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被人发现,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合中的“玻璃石”十分相像。
据考证,《摩诃婆罗多》这部古印度史诗约成书在公元前1500年,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则比成书时间还要早2000年,它所记载的事件至少距离今天5000多年。那么在距离50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但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特洛伊战争的面纱揭开了吗
导言:史诗《伊利亚特》和其他一些零碎材料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希腊人(诗中称阿开亚人)对特洛伊的一次远征。脍炙人口的荷马史诗早已为人们熟知。史诗《伊利亚特》和其他一些零碎材料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希腊人(诗中称阿开亚人)对特洛伊的一次远征。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1 188条船和几千阿开亚人,为替其兄弟墨涅拉俄斯抢回妻子海伦而兵临特洛伊城下,经10年的围困,终于用木马计攻陷了该城,凯旋希腊。
古代希腊史家几乎都把特洛伊战争当作历史事实,甚至当作一件具有民族意义的大事,引以为荣。参加战争的英雄们被视为实有其人。希罗多德多次提到特洛伊战争的原因、特洛伊城的所在。修昔底德也认为没有理由怀疑特洛伊之战事是过去发生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远征。那场战争持续了10年。
激动人心的荷马史诗一直牵动着历史学家的思绪。到底有没有特洛伊战争?一些学者认为,荷马史诗不过是传说,没有真实基础,要寻找现实的特洛伊城,不是傻瓜便是徒劳。特洛伊战争不应占据青铜时代晚期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些富于浪漫情趣的学者却力主特洛伊城确实存在。1822年,查尔斯·麦克拉伦在爱丁堡出版了《特洛伊平原地势论》。他提出,希腊时期及其后的伊利翁同普里阿姆的城,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同址。格罗特赞成这个提法,不少英国、德国的学者也以此说为是。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卡沃特在土耳其希萨利克山丘的发掘工作也得出同样结论。 1865年,他公布了发掘的一些成果,尽管不多,但震动很大。 1868年谢里曼来到希萨利克,卡沃特接待了他。他们都认为冯哈在1864年提出的巴利达格山是特洛伊城址所在的认识不妥。谢里曼是荷马史诗的狂热信徒,凭着对荷马史诗的绝对相信,从1870年到1890年,在希萨利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谢里曼之后,德普费尔得继续在此进行发掘工作。德普费尔得对这里的文化层进行了分析,分为九个层次。前五层属于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其中被谢里曼当作“荷马的特洛伊”的第二层最为富庶,它的实际年代是在公元前2500年—前2200年,早于特洛伊战争发生时间1 000年左右。德普费尔得认为第六层(公元前1800—前1300年)是阿开亚人攻陷的特洛伊城。这一层的居民与前五层显然不同,他们会养马,善纺织,懂得希腊大陆上曾风靡一时的米尼亚陶制作工艺,后来还输入迈锡尼风格的陶器。当时,城中可能有王宫,王宫外有大量房屋。 1932年到1938年,美国考古队在布莱根领导下再度发掘特洛伊。他们认为,该址第六层毁于地震,有火山喷发的迹象为证,地震造成的裂缝、建筑物移位等清晰可见。特洛伊遗址第七层(公元前1300—前1260年)才是荷马史诗中的普里阿姆的城。这个城是在第六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文化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此城是突然毁灭的,但不是由于地震,很可能毁于战火。城中房屋密集,屋中有大量可以储备食品和水的器皿,说明曾有许多人在城里避难。一些房中和街道上有众多骸骨,可能是该城被困日久、最后沦陷的证明。当时的刀光剑影兵火混乱是如何震慑人心,可想而知。若真的有过特洛伊战争,只能发生在这里。
 但是,谁毁了特洛伊?
布莱根认为是阿开亚人及其同盟者。芬利却指出,布莱根没有拿出什么证据或提示什么迹象说明有过那样的阿开亚人联盟或特洛伊同盟。他认为修昔底德的话也不足以证明特洛伊战争的实在性。他说,修昔底德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坐下来,想一想怎么看待传说,而我们倒比他强,可以靠考古材料,靠埃及、北叙利亚和赫梯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芬利问道,当时的希腊大陆上,曾经繁荣昌盛的迈锡尼文明已到了最后阶段,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怎么能抽出兵力大举远征呢?所以,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应再考虑。芬利认为特洛伊遗址第七层之陷发生在公元前1200—前1190年。若有过特洛伊之战也应在第七层,但这层的情形与荷马的描写差距太大。这层初期没什么大变化,有一些迈锡尼Ⅲc风格的陶器,随后有新人来。新人来自色雷斯或多瑙河流域。希腊人没有在特洛伊立足,战后也没有开辟新商路。所以,芬利主张是北方来的人或加上部分阿开亚人的帮助毁了特洛伊。有人认为芬利证据不足,走得太远了。另一种意见是,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阿开亚人趁赫梯衰弱之机,企图通过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远征,取得以前想占而未能占的小亚沿海地区。远征以攻陷或掠劫一些城镇而告终,没有实现初衷。阿开亚人此行的最重要之举是包围并攻陷了特洛伊城,从而构成荷马史诗的主题。阿开亚人因无力征服更大地区而回师。还有人认为是阿齐杰瓦与阿苏瓦的政治斗争,导致了特洛伊的陷落;还有人设想是一场大风毁了特洛伊。
说到此,都是以大体肯定希萨利克的遗址是特洛伊城为前提的。近年有人对特洛伊城的所在提出了怀疑。有人设想,若特洛伊第七层没毁,也可能不会把它当成特洛伊了。他们把眼光从东转向西,自伊奥尼亚海岸到亚得里亚海岸,去寻找特洛伊故地,有人已宣称找到了……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争论远未结束。有人期待考古新发现。
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之谜
导言:斯巴达克为何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多少世纪过去了,然而至今还是个谜,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元前73年春夏间,在古代罗马爆发了震惊古代世界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仅一年时间,义军扩大到7万余众。意大利南部的坎佩尼亚、鲁卡尼亚、阿普里亚等地,成为义军自由驰骋的战场,当地的奴隶主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斯巴达克义军的声势之大,威力之强,充分显示了被压迫的奴隶大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大灭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元老院的威风。
当义军先后粉碎罗马大法官克劳狄和瓦里尼的围剿后,斯巴达克“拟定了一个十分合理的行动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此计划提出后,虽然起初遭到自己的副将克里克斯的强烈反对,甚至“由于彼此争执行动计划,几乎把事情弄到哗变的地步”,最终克里克斯率两万义军脱离主力,被罗马官军消灭,然而斯巴达克并未因此而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他命令义军战士烧掉一切多余的物资,杀死所有的俘虏,屠宰牲畜,穿过亚平宁山脉轻装北上,打开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
北上途中义军战士同仇敌忾,机智勇敢,连续击溃罗马名将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的几万大军的前阻后追,历经二十天的激战,千余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攻克了北上的最后一座城市——穆提那。斯巴达克义军战士朝思暮想的阿尔卑斯山终于出现在眼前。此刻再没有罗马官军的疯狂阻击,战士们仿佛听到祖国在向自己呼唤,只要按计划翻越高山,北上出境的计划就可胜利完成。
可是,在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在日夜为之奋战的北上出境计划即将完成之时,斯巴达克却放弃原来的计划,向全军下令。烧毁多余物资,杀掉多余马匹,挥师南下。
斯巴达克为何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多少世纪过去了,然而至今还是个谜。有关记述斯巴达克起义的古典作家普鲁塔克、阿庇安、萨留斯特、福洛茹斯、阿罗修斯等人的史料根本没有对此做出说明。鉴于目前资料的缺乏,因此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
(1)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主要是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引起的。任何天才军事家的进军方案总是建立在与之相应的历史条件基础上的。斯巴达克当初制定北上出境计划时,看到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因此他深知以自己的几万战士与强大的罗马官军火并,势必失败。于是,力图缩短在意大利的活动时间,率领全军向敌军薄弱的北部地区进发,争取早一天翻越阿尔卑斯山。而义军绝大多数战士之所以赞同北上出境计划,并随之远征,也是因为战士们感到罗马这个凶恶的庞然大物是难以战胜的,他们在意大利是得不到自由的。然而北上的节节胜利,尤其在击溃罗马名将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几万大军的数次前堵后追之后,战士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觉得自己的力量是强大的,拥有12万兵力是能够攻克罗马的,在意大利获得新生是有希望的。更何况他们长期在异国他乡,与家乡的音信早已断绝,焉知北上出境之后的祸福?于是义军战士打消出境的念头,强烈要求斯巴达克改变北上出境计划,进攻罗马。此时斯巴达克的部下就像普鲁塔克在叙述义军战胜克拉苏副将时所说的一样:
  “因为逃亡的奴隶们都非常骄傲起来,他们不愿意再听到退却的话,也不再服从将领们”,斯巴达克如不顺从众意,势必导致克里克斯的悲剧重演。为了保住起义力量,把纪律松懈的战士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他只好改变北上出境计划,率军南征。
(2)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北上出境计划,主要是由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的山峰,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许多山峰终年白雪皑皑。山上气候变幻莫测,山路崎岖险峻。12万义军战土抵达山下时,身穿单衣,给养不足,因此翻越面前的高山是无能为力的,义军只好改变进军计划。
(3)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北上出境计划,主要是因为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公元前1世纪意大利北部与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形势不同。北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商品生产性质的大农庄尚未普及,小农经济仍然较为稳定。因此小农无改变现状的愿望,他们不支持奴隶起义。没有北方农民物质上的援助,斯巴达克义军是不能北上出境的,斯巴达克只好掉转旌旗南下,另寻出境之路。
(4)极少数学者认为,北上出境计划的改变,是因为义军战士在北上胜利之时,不忍心丢下仍然在罗马奴隶主皮鞭之下呻吟的阶级弟兄而离去,为了解救苦难的伙伴,他们宁肯抛开个人的得失,为奴隶阶级的解放,为消灭罗马奴隶主阶级,向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奴隶主再次发起进攻。
解开斯巴达克改变北上出境计划之谜,还有待于新的史料的发现,随着史学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个谜最终是要真相大白的。
波斯军队为何突然失踪
导言:波斯国王冈比西斯曾派遣一支军队从底比斯出发进攻西瓦绿洲。人们知道他们到达了伊西俄比亚城,然后世间就没了他们的消息。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525年,亚洲的新兴国家波斯举兵入侵,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七王朝。在征服埃及过程中,波斯国王冈比西斯曾派遣一支军队从底比斯出发进攻西瓦绿洲。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记载,这支军队“……是带着向导从底比斯出发进击的。人们知道他们到达了伊西俄比亚城,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据说是属于埃斯克里欧尼亚的萨摩斯人,隔着沙漠地带离底比斯有七天的路程。这个地方在希腊语里称为幸福岛。”据说,军队就走到这里,在这之后,除去阿蒙人自己和那些听过他们讲话的人之外,没有任何人能知道关于他们的任何事情了,因为他们既没有到达阿蒙人那里,也没有返回埃及。但是阿蒙人自己的说法则是这样的:当波斯人从欧阿西司穿过沙漠地带向他们进攻并走到欧阿西司和他们的国土中间大约一半地方的时候,正是他们用早饭的当儿,突然起了一阵狂暴的、极其强大的南风,随风带来的沙子便把他们埋了起来。这样他们就失踪了。以上就是阿蒙人关于这支军队的说法。
这是最早、最详细、也是唯一对波斯军队失踪一事的记载。“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提到的埃及第二十七王朝波斯军队失踪这一事件,引起后人极大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猜测。
埃及开罗大学历史学教授费克里在他的著作《埃及古代史》中,推测他们是走入沙漠,因为迷路,结果都饥渴而死了。前苏联学者阿甫基耶夫在《古代东方史》中,也认为“派往绿洲去的远征队都死在沙漠里”。也许这支波斯军队确实是葬身于黄沙瀚海之中,但疑问依然是存在的,因为至今在人们认为可能遇难的区域里并没有任何突破性的重大发现。费克里教授在《埃及古代史》中还写道,阿蒙神(古埃及人信奉的主神)的信徒说是神的复仇,让利比亚沙漠成了波斯人的地狱。因为根据希罗多德《历史》的记载,冈比西斯在征服埃及之后,变得有些疯狂了,在孟斐斯的神庙里,杀死了埃及人视为神圣的阿敬斯圣牛,阿彼斯圣牛是阿蒙神的象征。可能这就冒犯了阿蒙神。
宗教上的猜测自然是荒唐的。对于任何悬案,人们都可以自由地遐想,但最终必须回到事实上来。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上世纪初开始,国外有志于探索这一悬案真情的人,便开始从事实地的考察,以求寻找波斯军队失踪之谜的答案。1930年,英国军官温盖特曾作过一次考察,但没有获得结果。半个世纪以后,即在1983年,一支由美国与埃及联合组成的考察队诞生了。其中有美国人5名,埃及地质工作者14名。领队是波士顿36岁的小说家加里·查菲茨和32岁的迪恩·波德森。  1983年10月5日,他们离开哈巴里绿洲(开罗以南大约150千米),向目的地西瓦绿洲一带进发。考察队经费由私人捐助。在厂商支持下,查菲茨作出 1559万美元的预算,并带有先进的雷达设备,它们发出的微波可探测到地下十米深处的情况。可以预计,这次考察如果获得成功,将为文明的古埃及历史增添新的篇章。然而,波斯军队失踪之谜至今仍未解开。
不过,与失踪之谜有关的另外两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它们的解决肯定也有助于谜底的揭开。一是冈比西斯为什么要出兵进攻西瓦绿洲。费克里教授在《埃及古代史》中说:当时埃及属于希腊化世界,而神谕是希腊化世界各地人民极为尊重的,神谕所预言的被信为事实。使冈比西斯对这块遥远的绿洲进行破坏的原因是这里的神谕说冈比西斯的天下要遭恶报,埃及人将重获自由。二是失踪军队的人数。希罗多德《历史》表明冈比西斯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征服了埃及,但没有说出军队的具体人数。自底比斯分兵后,进攻西瓦绿洲的军队可能要少得多。费克里教授认为这支军队只有几千人。加里查菲茨估计有3万,其中士兵只占三分之一,余为奴隶、妻妾、小孩、铁匠、技术人员、卜师、书记人员、人质和车夫。
我们殷切盼望将有新的考古发现,希望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波斯军队失踪之谜总有一天将真相大白。
谁开的莱克星顿第一枪
导言:“莱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的帷幕,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的。1775年,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十分高涨,独立战争一触即发。4月18日深夜,800名英军在约翰·皮凯恩少校率领下,奉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代理总督、英国驻美洲皇家军队统帅盖奇将军之命,从波士顿出发前往康科德一带逮捕爱国者首领和搜查殖民地民兵所建的秘密军火库。但事前已被当地的爱国者组织探得消息。次日拂晓,当英军途经莱克星顿时,发现一群严阵以待的殖民地民兵在约翰·派克上尉率领下列队站在村前的草坪上,阻挡住英军前进的道路。皮凯恩命令民兵放下武器并散开,民兵不予理睬。双方对峙着。
“停止前进!”阻挡在前面的民兵吼道。
“别理他们,给我冲!”皮凯恩少校举起指挥刀吆喝着。
“砰!”这时突然响了一枪,紧接着英军射出排枪,当即打死民兵8人,伤10人。民兵也迅即还击。后来英军在向康科德进犯和撤回途中,又遭到民兵更猛烈的袭击,死伤者及俘虏近300人,而民兵只损失90余人。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但是,谁首先开枪?是殖民地民兵还是英军?是有意还是枪走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历史上一桩谜案。
一种说法是英军开了第一枪。事件发生时,站在民兵最前排的约翰·罗宾逊在1775年4月24日对此事陈述道:“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军官向士兵下令:‘开火!’刹那间,他们向我们射来非常密集的弹雨,我受伤扑地。据我所知那时派克上尉的人没有一支枪开火。”25日,马萨诸塞的新闻报道在描述到开枪的瞬间时称:“突然,一两名军官扣动了手枪,紧接着,四五个士兵跟着开火。”同日,民兵首领约翰·派克在议会所作的陈述以及由14名民兵署名的证词均称:“正规军向我们开火,此前我们队伍中无人对他们开枪。”1825年,已77岁高龄的约翰·门罗在谈到他50年前亲历的这次战斗时说:“一个军官——史密斯中尉骑着马在军队前面宣布:放下武器,散开,叛乱者!发现我们站着不动,史密斯就命令部下开火。”一些美国史著坚持此说。一本美国历史教材对此更确切描述道:“英国兵逼近了,领头的皮凯恩少校吼道:‘散开!叛乱者,散开!’民兵坚定地站着,皮凯恩少校气急败坏地重复他的命令,接着下令士兵开火,士兵犹豫不决,少校扣动了自己的手枪……”
上述材料在英军首先开枪这一关键问题上众口一词,十分确凿。但在谈到谁首先开枪时,细节上的差别却又那么明显,似有事先统一口径之嫌,不免令人心生疑窦,怀疑其真实性。
另一种说法既来自英国,结论也与前面相左。1775年6月10日,伦敦报刊在谈到双方对峙中谁首先开枪时称:“由于叛乱者的进攻,军队反击并杀死了他们一些人。”强调是英军遭到枪击后进行的反击。此说得到下列两则史料的印证。一是当时一名英军军官在关于事件经过的陈述报告中写道:“皮凯恩少校立即出来对叛乱者大声呼喊,要他们放下武器、解散,他们没有这样做。他又喊了第二遍,仍无效果。接着他下令士兵前进,去缴他们的械,士兵奉命行动。这时一叛乱者开了一枪,我们士兵回击。”二是另一名也叫约翰·派克的英军中尉在其记述19日事件情形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我们仍然前进,虽然无意攻击他们,但保持着准备反击。然而,当我们逼近他们时,他们开了一两枪……”这两份材料在被大陆军缴获几年后才公开发表。人们认为这是关于事件的原始史料之一,而且日记是没有必要做伪证的。
但是,仔细推敲,这两份材料的真实性似乎也有疑问。当时英军呐喊向前,嘈杂声中谁开了第一枪,确实难以分辨,事后追忆也难免不受政治立场及感情因素的影响。虽然从当时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等整个形势分析,殖民地民兵打了第一枪是最有可能的,但这毕竟是推测,还缺乏进一步的材料证实,仍然不能确定这第一枪就是民兵打的还是故意打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无法确认谁在莱克星顿开了第一枪。
据在19日战斗中受伤被俘的英军中尉桑顿·考德4月25日在马萨诸塞议会陈述事件经过时说:“当我们到达时,他们后撤了,旋即开始交火。但哪一方首先开火,我说不清楚,因为枪响之前我们军队呐喊着向前挺进。”
美国高校通用历史教材之一《美国的历程》认为:“在列克星顿,皮凯恩发现殖民地民兵已在乡村绿草地上整好了队伍。在他的命令下,民兵们开始散开,接着突然响了一枪。这一枪究竟是英国人还是美洲人开的,是步枪还是手枪,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都搞不清楚。”有的美国史著更认为,在当时混乱纷杂形势下,在高度紧张亢奋中,或难免有人偶尔失误走火。因此,要确定谁是肇事者,确实难上加难。
我国有关史著对此问题也几乎是众口一词笼统地称为“莱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的帷幕,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的。其余的则略而不谈。  
瓦尔米战役中普鲁士军队意外后撤之谜
导言:瓦尔米战役的胜利对法国革命意义重大。德国大诗人歌德热情洋溢地赞颂法国人民的胜利,他说:“这是开始了世界史上一个新纪元,这是人民对国王的第一次胜利。”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1792年法国正式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一举动极大地震动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他们结成同盟,企图把革命和法国扼杀在摇篮中。1792年7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反法联军,侵入法国境内。9月2日,法国北部重镇凡尔登守军投降,巴黎门户洞开,共和国形势骤然危急,法国首都巴黎指日可破。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普奥联军遇到了越来越顽强的抵抗。法军统帅迪穆里埃将军指挥部队在北部森林地区与敌军周旋,各路援军陆续向战地开来。9月20日,普鲁士大军向刚刚抵达凡尔登以西瓦尔米村的一支法国援军发起进攻,试图以此切断整个法军的后路,然后围而歼之。在一场激烈的炮击之后,普军士兵向瓦尔米高地上的法军阵地发起总攻。法军司令官克勒曼将军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沉着应战。他命令士兵不要急于开枪,待敌军靠近后,以“国民万岁”为口令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到10月1日,普奥联军完全撤离了法国。外国干涉法国革命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失败了。
瓦尔米战役的胜利对法国革命意义重大。德国大诗人歌德热情洋溢地赞颂法国人民的胜利,他说:“这是开始了世界史上一个新纪元,这是人民对国王的第一次胜利。”法国著名史学家米涅写道:“这一天成了我们难忘的日子,本属微不足道的瓦尔米的胜利,却对我军和我国舆论发生了取得全面胜利的影响。”米涅这么说是符合事实的。普鲁士军队在瓦尔米并未受到真正打击,实际上它还未跟法军交锋便迅速后撤,致使前功尽弃。普军此举令人大惑不解。拿破仑认为普军在瓦尔米的后撤简直是莫名其妙的行为,无法用军事观点来解释。一些军事史专家指出,普军当时的行动实在滑稽可笑,根本不像打仗,只是武装游行了一番便撤走了。他们据此断言,如果普军真正发动猛攻,战事肯定是另一种结局。
众所周知,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布伦瑞克公爵亦非等闲之辈,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将,因此瓦尔米的撤退必定有它难以明言的理由,这当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史料显示,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革命事业,而奥普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与法军进行了一次交战。布伦瑞克公爵指挥干涉军,于8月至9月间占领隆维和凡尔登两要塞后,抵达沙隆并向巴黎推进。法国迪穆里埃将军指挥的摩泽尔集团军和凯勒曼将军指挥的莱茵集团军共约6万人,其中主要是青年志愿兵,撤离色当和梅斯后汇合在一起,于9月19日在瓦尔密附近设防。奥普联军和法侨支队约 4万余人绕过法军,在瓦尔密西南展开。9月20日晨,联军对法军阵地开始炮击,11时发起攻击。统率法军的迪穆里耶将军灵活地机动部队。当奥普联军在日赞库尔以北压迫共和部队时,沙佐将军的9个步兵营和8个骑兵连即开往受威胁方向,制止了敌军的进攻。同时还有12个步兵营和8个骑兵连迂回敌军左翼。在抗击敌军攻击的过程中组织良好的法军炮兵火力发挥了很大作用。法军士兵在战斗中坚定顽强,斗志昂扬,挫败奥普联军的攻击,迫使它停止进攻。下午5时前,双方持续进行猛烈的炮战。9月20日夜间,迪穆里埃将军调整部署,率军转到更有利的阵地上。法军做好了继续交战的准备。但布伦瑞克犹豫不决,不敢再次进攻。由于其后粮食弹药供应不足,干涉军未采取积极的作战行动。当时法国爱国者的武装队伍正在其后方进行活动。
9月30日,干涉军开始撤退。克勒曼将军指挥的25万名法军受命追击敌人,但行动不够坚决。法军转入总攻加速了驱赶干涉军的进程。至10月5日,干涉军损失近半,终于被驱逐出法国。
据说当时法军将一批路易十六的宝藏用于收买普鲁士,和普鲁士达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和解,因而组成了联军,但是此战之后,法军一改防守局面,开始向外扩张。这无疑威胁到了普军,于是普军不战而退。但是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普军撤退呢?这在世界军事史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之谜
导言: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他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1815年6月发生于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锐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欧洲各国君主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力图绞杀之。拿破仑迅速组织抵抗,他制订了正确的战略部署,决心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以迅猛的动作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但由于下属将领贻误战机和对命令的错误理解,以及天气等原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英军在大举后撤后仍坚守在滑铁卢村南的圣让山高地,决心同拿破仑决一死战。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锐势,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整个下午的激战没有片刻停歇,处于浴血苦战之中的双方都失去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力量。黄昏到了,拿破仑亲自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又向英军阵地冲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刻,英国的援军到了,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发起总攻。
列成方阵的法国近卫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缓慢后撤,拿破仑也只好下车骑马而走。他脸色惨白,泪流满颊,在暗淡的晨光中跑过了一个个尸横遍野,怪影幢幢的战场。他试图收拾残军,无奈力不从心,战场上躺着25 000名死去的和受伤的法国人,法国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炮队,而几十万奥国生力军正逼近法国边境,还有几十万俄国军队不久也将到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他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
法国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 000人,英军也有70 000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
还有人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但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后来在双方激烈争夺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戴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侧后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误向法军后方的弗勒台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2个小时。而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的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险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人们常常把以上的说法归结为拿破仑用兵失误,当时在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的将领,达马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未能从那不勒斯赶回,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拿破仑虽然培养出了一批将才,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其效忠,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也有人把拿破仑的失败归结为他个人的原因。他们认为,无论对战斗的开始或是战斗的结局来说,拿破仑确实无愧为近代军事艺术巨匠,但他失去另一种东西,失去了一种对于军事统帅来说甚至比天才还重要的东西,就是对于战争胜利的信心,从而导致了滑铁卢的惨败。也许拿破仑已经意识到他自己的时代即将过去,在对人谈起滑铁卢战役时,他说:“我已经没有从前的自信心了。”有人试图用拿破仑当时的健康状况来说明这一点,他们认为拿破仑在战前就有严重的智力和体力衰竭迹象,他“两眼失神,闪烁不定,步履踟蹰,举止茫然”,“在滑铁卢战役中精神萎靡不振,好几次昏然欲睡。”
另一种说法把拿破仑的失败同天气联系起来,滑铁卢会战前一天,拿破仑挥军追击英军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使狼狈逃窜的英军绝处逢生。次日清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无法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战争一直推迟到中午才开始,这就给英军以更多的喘息机会。
最后,听一听拿破仑自己的解释吧。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战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关于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它至今仍是一件历史疑案。
“向罗马进军”是怎么一回事
导言:在米兰的《意大利人民报》编辑室里,墨索里尼主持成立了意大利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却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就在这动乱时期中,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的《意大利人民报》编辑室里,墨索里尼主持成立了意大利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组织(由于其成员着黑色制服,故又称为“黑衫党”),当时仅150余人,都是潦倒的退伍军人。战后意大利极其动荡的局势为法西斯组织的恶性膨胀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到1921年法西斯党正式建立时,已拥有10多万党徒。此时的墨索里尼踌躇满志,开始觊觎国家的最高权力了。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和其他法西斯头目策划用武装政变的方式推翻议会制政府。数万武装党徒被编为四个军团,由四巨头——比昂基、巴尔博、戴韦基、戴博诺分别率领向首都罗马进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于10月29日正式宣布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要其组阁。这次被称为“向罗马进军”的政变行动居然很快就大功告成了,法西斯政权就这样在意大利建立起来了。
可见,1922年10月的“向罗马进军”是墨索里尼取得政权的关键性行动,对此人们一般没有什么异议。不过这一重大事变本身的诸多细节却一直没有弄清楚,因此,“向罗马进军”的真相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首先,墨索里尼在“向罗马进军”一事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不少著作提到,进军开始前夕,墨索里尼向武装的法西斯党徒发表了狂热的煽动演说,然后亲自参加了进军行列,甚至还印发了墨索里尼率众“向罗马进军”的照片。然而,许多人持一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身为进军四军团总指挥的墨索里尼生性怯懦,色厉内荏,在进军行将开始之际仍然犹豫不决,还要四巨头替他鼓气甚至向下属施加压力,巴尔博对他说:“我们不管有你没你都要出发,你拿主意吧。”进军开始以后,“统帅”墨索里尼没有“驻跸”指挥总部所在地佩鲁贾,更没有亲临罗马“前线”指挥,而是一直呆在米兰的报社,心神不安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直到10月29日接到国王委托他组阁的电话以后,他才缓过气来。迟至11月1日,墨索里尼才离开米兰老巢,驱车前往罗马赴任。照这种说法,墨索里尼在“向罗马进军”一事中实际上没起多大作用,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另外,现有的材料还不足以证明“向罗马进军”是按事先拟订好的周密计划行动的,法西斯武装党徒张扬声势制造的恐怖紧张空气,似乎比他们实际拥有的战斗力所起的作用更大,因此关于这次进军的具体日期和路线以及参加人数还存在许多疑点,众说纷纭,国内目前各种教材对此不是择其一端,便是小心回避。
“向罗马进军”到底是哪一天出发的?  至少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10月15日,法西斯党徒在那不勒斯集合誓师后,马上就向罗马进发。第二种说法:墨索里尼一伙10月16日制定了进军计划,20日下令执行,并发表了所谓的《革命宣言》。第三种说法:进军是在10月24日法西斯党代表大会开幕后发起的。法西斯分子究竟何日发难?还有待事实进一步说明。
法西斯向罗马进军的具体路线更是说法不一。一部分著作说法西斯在那不勒斯誓师以后,旋即挥戈北上,直逼罗马城。有些著作明确地写着:进军是从法西斯势力强大的北部波河地区出发的,接着向南朝罗马挺进,途中陆续控制了克雷莫纳、亚历山大里亚、波伦亚等重镇。还有的著作只笼统地说控制了从意大利北部到罗马的交通线,也有的说控制了大片农村地区。总之,法西斯黑色大军到底是沿着哪条路径走到罗马的,谁也没有说清楚。此外,法西斯武装是否占领了罗马城,也是各说各的。有人说他们仅仅抵达城郊,就达到了夺权目的。有人说武装的法西斯分子“冒雨冲进了罗马城”,占领了首都。有人说抵达罗马城下的法西斯分子在听到墨索里尼被任命为政府首脑后,举行了一个“虎头蛇尾”的入城式。
最后,究竟有多少人实际参与了“向罗马进军”,谁也没有拿出权威的资料。有的笼统说“数以十万计的黑色大军”,有的说从那不勒斯出发有四五万武装分子。还有人指出,墨索里尼到达罗马后,马上陪同国王检阅了控制首都的10万法西斯武装党徒。看来,上述数字虽有其根据,但一般都只能作参考。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人们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向罗马进军”这一严重事件的全部真相。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无误的,那就是对于法西斯头目策划的武装进军的叛乱行为,除了共产党人以外,谁都没有组织过认真的反击。其他的政党或社会团体,要么被来势汹汹的法西斯黑潮所吓倒和吞没,一筹莫展,要么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支持法西斯政变。 意大利垄断资本集团对法西斯两年前镇压占领工厂的罢工者一事记忆犹新,他们怀着感激之情赞助法西斯的行动。国家军队竟然听从墨索里尼的呼吁,做到了“严守中立”,实际上是同情法西斯。怪不得当法克达首相要求国王签署戒严令时遭到了拒绝。有鉴于此,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说,“向罗马进军”的威胁从来没有真正发生,是意大利统治集团把政权拱手奉赠给墨索里尼的。
看来,“向罗马进军”的真相,还有待历史学家们进一步去揭开!
能进攻瑞士之谜
导言:为什么希特勒没有像消灭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小国那样发出进攻的命令呢?1941年7月中旬,瑞士情报机构的领导人瑞哥·梅森从A-1小组得到情报,希特勒在控制了整个西欧以后,已经打算进攻瑞士这个中立的小国了。瑞哥·梅森关于德军高层的情报是从罗德夫·罗斯勒那里得到的。罗斯勒是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他在卢塞恩开了一家书店作为从事情报工作的掩护。早些年还在德国的时候,罗斯勒就结识了一批德军高级将领,并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期以来,这些军官冒着生命危险,向移居到瑞士的罗斯勒提供绝密情报。这些军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祖国铲除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最后瑞士的确幸运地逃过了纳粹的魔爪,但是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梅森上校在接到这些情报后,命令长期以来一直潜伏在德国南部的部下,搜集任何关于德军部署的消息。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德军有6个师,其中2个是山地师,已经部署在瑞士边界,准备发动进攻。
实际上,在瑞士,每平方千米上的德国间谍数目远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间谍数目多得多。也就是说,希特勒的反情报机构已经为进攻瑞士做准备有一段时间了。一个被称为福兰克大叔的人掌管德国在瑞士的间谍网,他派遣了1 000多名间谍潜入到瑞士的工业界及政治领域。另外一个德国反情报机构的头目弗雷茨·海兰德给这些间谍配备了金钱、假身份证明、电台以及照相机等。当这次行动逐渐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海因里奇·希姆莱的盖世太保被调集了过来。他们的任务是挑起事端,为德国入侵这个中立的小国家找到口实。
1940年6月,在一个叫威恩费登的地方有10个人登上了火车,他们分两个车厢就座。铁路工人发现这10个人都拿着同样的褐色帆布包,这不得不引起他的怀疑,这些人察觉到铁路工人的异样目光,于是在一个小站飞快地下了车。随后工人将自己的疑虑报告了警察。
  梅森上校立即组织警察进行严密的搜寻。两天以后,带同样褐色帆布包的9个人被抓了起来,有7个是德国人,2个是瑞士人。每人兜里都有500法国法郎,帆布包里有6磅炸药,有手枪、几百发子弹和各种匕首。9个人中有一个招认,这个小组是专门来瑞士搞破坏的,主要目标是炸毁设在奥特福的瑞士军队的火药库以及在斯普瑞特、比莱、卢塞恩和培耶来的瑞士空军的机场跑道。1940年9月4日的凌晨,一辆有红十字标记的汽车停在了瑞士的一座公路铁路架桥下,上面是安内斯——拉瑞铁路,这条铁路穿过一个深深的峡谷。一些人从车上跳下来,钻到车厢里的篷布底下忙活起来。与此同时,另外几个人在桥墩下埋下了200镑TNT炸药,然后汽车开走了。3个小时以后,一声巨响,整座桥被炸塌,掉进了峡谷。这座桥是瑞士军队反击敌人时的必经之路。到1941年,德国间谍机构对瑞士一直实施人海战术,每失踪一个德国间谍,就至少有5个间谍来代替他。那么多的德国人住在瑞士,以致瑞士有了国中之国。
1941年7月,德军的6个精锐师驻扎在瑞士北部边界,同时,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层出不穷。很明显,所有这些都是为大规模进攻做准备。但是为什么希特勒没有像消灭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小国那样发出进攻的命令呢?
于是据有关专家推测说,也许是一个月以前发动的对前苏联的战争使希特勒舍不得将6个师和大量的作战飞机耗费在瑞士这样的小国,但这显然不像是希特勒这位战争狂人的风格。因此,瑞士为何能够免于纳粹的蹂躏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诺曼底登陆伤亡真相之谜
导言: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对德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对德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开始登陆,7月24日建立登陆场。7月25日开始转入陆上进攻,8月25日占领巴黎及塞纳河沿线。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到目前为止,诺曼底战役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近300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役,对美、英联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决定欧洲战后形势,起了重大作用;为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对于美、英联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整个登陆战役,美、英联军是在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美、英联军投入地面部队约150万人。在登陆兵突击上陆前4到5小时,美、英联军使用了3个空降师在诺曼底纵深空降,开创了大规模空降的先例。据说在此次战役中,美、英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但是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现在只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在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中为了打败纳粹德国的防御解放欧洲而牺牲了。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很难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纪录丢失了,一切都陷入混乱。究竟有多少人牺牲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据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最为权威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现在,仍然能挖掘出一些当年战争中的遗骸。那么究竟还有多少尸体未被发掘?又有多少牺牲者不为人知呢?
 对于联军伤亡人数的估算长久以来一直不尽相同,大致都是从2 500人到超过 5 000人在那天牺牲。同时还要加上有关诺曼底登陆书籍记录的包括受伤的、失踪的以及被俘的人数。
在位于英国朴次矛斯的诺曼底登陆历史博物馆的网站上是如此记载的:据估计 2 500名联军士兵牺牲。美国的战争历史中心的记录是有 6 036的美国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失踪的和受伤的。而根据华盛顿的遗产基金会的统计,估计有4 900人死亡。但是,据史料显示,当年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 000名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期间损失了大概12 000人左右。
据研究人员初步估计,第一波入侵法国的纳粹有3个伞兵师和6个步兵师,还有坦克以及指挥部队,一共大约是16万人。入侵舰队更是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有超过5 000艘的船以及登陆工具。而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诺曼底登陆历史博物馆有关资料显示,虽然数目不知道,但是估计其在4万至9万之间。很多的记录材料在联军攻打柏林的时候毁于战火之中。
目前数据是,联军及德军一共有超过425万人死亡、受伤或者是失踪。美国俯瞰奥马哈海滩的死亡人员墓地一共埋葬着9 383名士兵和另外4名女士。那么诺曼底登陆伤亡真相究竟何时才能揭开呢?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美军猪湾入侵失败之谜
导言:由美国作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呢?是空军支援不够,登陆地点不当,还是入侵计划可能被泄密?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空中的支援下,1 500名经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过的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分乘13条船从尼加拉瓜的贝尔萨斯港出发,在古巴猪湾登陆。三天后,被古巴政府军击毙击伤500人,俘虏1 000人,猪湾入侵宣告失败。美国的大棒政策受到沉重打击。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总统上任后的第90天。
由美国作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的呢?
入侵古巴的计划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即1960年3月就已拟就,并得到了总统的批准,当时被称作“冥王星行动”。肯尼迪总统上任后,该计划逐渐扩大:由装备有坦克、飞机的约1 500名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在古巴实施两栖登陆,占领滩头,并向纵深处发展,然后将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运回古巴,由它出面请求美国援助,以此最后击败卡斯特罗。但显然区区 1 500人是难以与卡斯特罗的20万军队相抗衡的,更不用说向纵深发展了。原来预计古巴境内有5 000人左右反政府武装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人加入了入侵部队。原计划登陆时不会遇到抵抗,并有足够时间建立滩头工事,因为估计卡斯特罗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但此幻想也破灭了。“2506”旅从一开始登陆就遭到一个多营民兵的阻击,卡斯特罗当天就调动部署好装备有坦克的部队对付入侵。出师不利,看来这一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了。
入侵失败后,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受命调查失败原因,他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
一、空军支援不够
按照预定的计划,美国空军在登陆前准备出动3批共40架次B—26轰炸机,攻击约40个古巴军事目标。飞机将涂上古巴空军标记,由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和经美国训练的古巴人联合驾驶。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只出动了8架飞机,并在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后,完全取消了以后两批飞机的轰炸,这就使古巴空军仍拥有机场和飞机。古巴空军原来共拥有6架B—26轰炸机,4架T—33教练机改装的战斗机,3架英制“海神”战斗机。经受第一次轰炸后,古巴仍有一半军用飞机支援地面部队,并炸沉了入侵部队的两艘运输船,其中一艘装着弹药。后来美军虽然派出了“博克塞”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但由于只限于保护B—26轰炸机和运输船只,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罗的部队和飞机开火,因而只能眼看着入侵部队被古巴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够的空军支援是此次入侵失败的致命点。
二、登陆地点不当
在预定的入侵计划中,特立尼达德是登陆地点,那儿离埃斯坎布雷山区较近,一旦守不住滩头阵地即可转移到那儿展开游击战。但是在入侵计划执行前夕,登陆地点被匆忙另行确定在猪湾。由于对猪湾附近地形不熟,一艘运输船撞在珊瑚礁上,耽搁了登陆人员占领滩头的时间。登陆后,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萨帕塔沼泽地,这使部队无法展开,而只能据守在弹丸之地挨打。在以后招架不住,向埃斯坎布雷山区撤退时,又被沼泽捆住了手脚。
三、入侵计划可能泄密
卡斯特罗可能事先风闻入侵计划。入侵古巴计划早在1960年3月就已确定,并有两批近50名受到特别训练的古巴人先行潜入占巴,以便与国内反卡斯特罗的抵抗力量相联系,使国内外反政府力量里应外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但这些人一潜入古巴,即被捕获,卡斯特罗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计划。为了配合猪湾入侵,中央情报局还企图暗杀卡斯特罗,派杀手在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饭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时间卡斯特罗没有露面,有消息称杀手本身为美国和古巴两边工作,可能泄露了暗杀行动。登陆前美国新闻界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点消息。《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卷入古巴流亡人员的军事行动,而《时代》杂志则刊登了停在塔雷塔卢莱乌基地机场上的古巴反政府人员的飞机照片。在登陆前夕,美国派出8架B—26轰炸机攻击古巴军事目标,更使卡斯特罗确信入侵在即,从而作好应变准备。
由此可知,猪湾入侵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了。
两伊战争的起因之谜
导言: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但是对于引发战争的起因,一直众说不一。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有时也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减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据史料记载,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这场战争无疑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100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但是对于引发战争的起因,一直众说不一。比较官方的说法称,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f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在1979年 2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除此之外还有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个因素,即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Shaft al Arab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但是,实施难预料,在1988年年初,两伊战争出现了重大转折。两伊双方动用数百枚“飞毛腿”导弹袭击对方城镇,掀起“袭城战”。此后,伊拉克在对袭中渐占上风。4月,伊拉克对防守法奥的伊朗军队发动反攻。经两天激战,夺回了被伊朗占领两年的法奥城。7月,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宣布同意联大598号决议,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两伊战争中,双方消耗直接战费2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均遭严重破坏。
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引起两国战争的原因远不止于此。原因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应当是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这个问题本来是根据萨达姆同伊朗已故国王巴列维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已经解决了,协议规定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但萨达姆签约后一直感到后悔,趁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动乱之机废除了协议。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比较间接。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
其二是两伊同是伊斯兰国家,但伊朗5 000多万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伊拉克1 600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为什叶派,当政者是逊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毛拉们(宗教专职人员)掀起宗教狂热,公开鼓吹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邻国,什叶派穆斯林又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因此首当其冲。伊朗领袖霍梅尼从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现总统,当时的第二号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以煽动当地什叶派叛乱的罪名驱逐到巴黎,为此,双方结下了仇怨。
最后一点就是双方领导人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政策,互不让步,从而激起了历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导致爆发了两伊战争。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导言:在大约400多年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据考证,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纷纷涌到那里去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此间西班牙拥有一支庞大的帆船舰队,最繁盛时舰队拥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他们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却迎来了覆灭的命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迅速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同时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西班牙看到了英国的崛起,为了遏制它,曾多次干涉英国“内政”,并阴谋刺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还以颜色,利用武装海盗船抢掠西班牙运送珠宝的船队,袭击舰船锚地,抢劫、击沉西班牙的舰船。于是,一场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大西洋海战就这样爆发了。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无论是实力、武器装备,还是战船的威力,西班牙无疑都占据绝对优势,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 9 000人。两军相比,实力悬殊。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
何以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历代史学家大致持三种意见。
一、基础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王,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势力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有1 000余艘商船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大洋。各殖民地的金银和其他财富犹如一条从不干涸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国库,其财力、国力之强盛,在当时的西欧首屈一指。然而,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因为西班牙的工业不发达,其繁荣强盛不是建筑在本民族的经济基础上,而是靠掠夺殖民地的金银。据统计,仅1545—1560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西班牙的黄金有5 500千克,白银246万千克。这种靠掠夺他国财富来维持的强盛肯定是不会持久的。其次西班牙还缺少举国一致的政治基础。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腓力二世(1527—1598年)的反动统治,西班牙即迅速走上衰落的道路。腓力二世是个保守的天主教卫道士,1556年他继位为国王后,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曾先后批准执行过一百多次火刑,迫害“异端”,滥杀无辜;实行重税政策,搜刮民财;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他专横残忍,挥霍无度,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只满足于享用掠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在马德里豪华宫廷里,整日杯筹交错,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腓力二世的反动政策和行径,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他不惜耗费巨大国力、财力,组织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  自然在国内是得不到多少人支持的,因而缺少战争获胜的基础。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同时,这时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作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二、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